人民日报: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发布时间: 2009-09-23     浏览次数: 806

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  任理轩

    鸦片战争以后,危难中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抗争和探索了近百年后,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对各种各样救亡道路的反复比较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汇集到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要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新中国6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可以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不动摇。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上,近代以来的历史可谓跌宕起伏、悲喜交加。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从一个曾经在世界上长期领先的东方大国逐步沦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从一个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文明的民族逐步沦为西方人眼中的“劣等民族”。终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沉沦彻底画上了休止符,并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从那时起到今天的短短60年里,中国从一个满目疮痍的落后国家快速发展成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奋进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这,无疑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当人们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巨大变化、从不同层面来探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近代以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上。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看到过去、正视现在、观照未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透过历史这面镜子,回望近代以来中国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艰辛探索找到社会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真正改变了蒙受屈辱的历史,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

    在危难中奋起: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在15世纪前,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即使到了17、18世纪,就是清朝“康乾盛世”之时,中国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但是,这种封建社会的盛世已是落日余辉。几乎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而清朝封建统治者并没有看到外部世界的变化,依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屡屡错失跟上世界潮流的机遇。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落后就要挨打,变局随之而来。从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大大小小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对中国虎视眈眈,都把中国当成了可以宰割的对象,都想参加到对中国的掠夺中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赔款,鲸吞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长夜难明赤县天”。列强的入侵,使古老中国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使华夏大地农村荒芜、城镇凋敝,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沉重打击;使中国人民备受压迫和剥削、蒙受巨大屈辱,被戴上“东亚病夫”、“劣等民族”的帽子。中华民族时刻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昔日的辉煌和现实的屈辱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深深刺痛着中华儿女的心,亡国灭种的危险逼迫着中国人民必须行动起来拯救国家和民族。于是,改变悲惨境遇、实现民族复兴这一艰巨的历史课题,现实地摆在了所有中国人面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鸦片战争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开始苦苦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种各样的政治力量前赴后继,各种各样的救亡方案付诸实施。然而,这些努力能否扭转乾坤、解决民族复兴问题呢?历史给出了明确答案。

    封建主义的道路已是穷途末路。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醒悟过来的封建有识之士,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企图通过推行洋务运动以自救,但终究因为“根本不净”而“百事皆非”,经营数十年却成效甚微。与此同时,不堪忍受悲惨生活的下层民众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希冀通过改朝换代来改变命运,他们的反抗斗争虽然给清朝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但最后也以败局告终。可见,只是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原地打转的救亡图存方案,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去甚远,是根本行不通的。

    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总是四处碰壁。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戊戌维新,提出了政治上、经济上资本主义化的纲领,但这场维新运动仅推行了103天就迅速失败。此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革命胜利果实却落到袁世凯等军阀手里。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后,许多人曾希望它能发展资本主义而实现民族复兴,但国民党集团不但没有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还使中国人民头上又多了一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

    继续走封建主义道路的救亡活动因与世界潮流相悖,自然难以成功。那么,为什么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种种探索也举步维艰、不断碰壁呢?这固然有中国社会内在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目的是扩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经济上、政治上的特权和利益,而决不是为了把封建落后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先进中国。这是帝国主义的本性和逻辑。为了维护和强化在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帝国主义又必然要勾结和支持中国的封建势力,维护封建专制。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其发展之艰难、力量之软弱可想而知。毛泽东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

    抗争和探索了近百年,封建主义的旧路已经断掉,资本主义的道路又走不通。中国如何走出这漫漫长夜?中华民族何时才能实现复兴?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中国需要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比较中觉醒:中国要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后,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付出了几代人的光阴和心血,却始终未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更谈不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了。路在何方?“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正当人们深感失望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汇集到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就在这样的情势下应运而生,登上了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已经在黑暗中摸索了80多年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是凭一时的激情,而是经过长期失败后的新觉醒,是反复比较后的新选择。当年,周恩来同志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到1921年秋终于“定妥了我的目标”即共产主义。事实上,当时许多先进分子都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当中国的先进分子提出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时,许多人还存有疑虑,社会上也颇有争论。但是,越争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越大,社会主义的吸引力越强。社会主义这个理想、这条道路,终于让当时的中国人摆脱迷惘、知所趋赴。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怀着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甘愿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点燃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但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则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首先要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以求得民族独立、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以求得人民解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事实一再告诉人们,和平改良只是空想,唯一的选择是进行革命。因为帝国主义决不会主动放弃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封建势力也不会自动放弃自己的统治权。孙中山先生在五四运动后不久对如何改造中国社会作过一个生动比喻:“像工程师建设伟大房屋一般,须用新的方法去建筑。新方法的建筑,便是上层越高,打地基须越深,所挖出的陈土须远远搬开。”“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如何才能掘起地底陈土呢?答案是“只有革命”。可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革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的目的,正如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所指出的: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如何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只能靠中国人民依据中国国情,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浴血奋战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反复实践和许多挫折之后,终于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历史,这就解决了民族独立的问题;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阶级统治,劳动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这就解决了人民解放的问题。至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任务终于完成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不仅结束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百年屈辱史,而且结束了中华民族在封建主义统治下没落沉沦的百年衰落史,使中华民族迈出了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当然,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完成只是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一个前提。要使中华民族复兴成为现实,还必须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把100多年里因为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而变得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努力追赶时代发展步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相比革命而言,这第二个历史任务“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同样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必须在实践中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中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挫败了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的孤立、封锁、干涉,并同许多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这一切,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的局面,并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探索不但艰辛,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失误在所难免。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因而有过重大失误,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正是这些失误和代价,催生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真理性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年均经济增长率是世界同期年均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

    今天,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在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事实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在新起点上奋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实比一切言论和主张都更有说服力。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围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封建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反复经受检验。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能够科学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指明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植根于人民的党,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党,总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审视自己,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热情投入革命、建设和改革,彻底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以及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升华。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道路。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基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条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

    始终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不动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在近代中国,无数中华儿女为拯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中国历史进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更是迸发出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我们党也正是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经过不懈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我们更应在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先辈为中华民族复兴做了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能做到的事情,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必将创造新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