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红色热土,赓续百年荣光 —共青团蚌埠学院委员会青年媒体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7月2日至4日,共青团蚌埠学院委员会青年媒体中心‘珠’联时代华章,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在张晶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蚌埠市博物馆与蚌埠市烈士纪念馆,用实际行动探寻革命事迹、追寻红色足迹。

               承革命薪火 启红色征程

风雨如磐,难掩青春向党的赤诚;征途在即,更需红色基因的滋养。活动筹备阶段,为让团队成员深度浸润蚌埠的红色历史,7月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出征宣讲在B116 教室拉开帷幕。负责人朱幸圆以深情的讲述,引领大家回溯蚌埠革命先烈们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 成员们仿佛置身于枪林弹雨的战场,目睹先烈们舍生忘死的冲锋正是这一代代人用生命熔铸信念、以信仰镌刻忠诚,才谱写就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让红色的火种在岁月流转中始终炽热明亮。

与历史对话 传红色血脉

7月3日,团队成员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走进蚌埠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触摸红色记忆的寻访之旅。在近现代展厅内,一件件承载着岁月印记的展品静静陈列:锈迹斑驳的老式火车头,曾见证蚌埠近代工业的蹒跚起步;蜿蜒交错的铁路路线图,勾勒出这座城市在交通动脉中的重要坐标;布满硝烟痕迹的淮海战役枪械,仍残留着烽火岁月的炽热温度;带着浓郁年代感的产业工厂物件,诉说着百年来工业发展的铿锵足迹。

将这些静默的“历史证人” 与如今蚌埠的崭新风貌相对照,一段从近代工业崛起到烽火中浴血奋战的沧桑历程愈发清晰。它们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为可触可感的立体存在,让红色历史在眼前流转、在心中沉淀,时刻警醒着人们:今日的安宁与繁华,皆源于革命先烈用热血与奋斗铺就的道路。

活动中,团队成员还与参观的游客展开了交流。一对来自淮北的夫妻带着孩子驻足良久,父亲笑着说:“带孩子来这儿,就是想让他从小看看这些真真切切的历史,爱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得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记忆里慢慢扎根。” 正如他们所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份对下一代的期许,恰与团队的实践初心不谋而合。

缅革命先烈  忆峥嵘岁月

7月4日,实践团队来到了蚌埠市烈士纪念馆。“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队员们手拿国旗高唱红歌,怀揣着对长眠在此的英魂的崇高敬意,一步步走向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下,大家神色严肃、高举右手重温着入团誓词,所有人向革命先烈立下庄重誓言,始终牢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宣誓结束,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历史陈列馆。陈列馆展陈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蚌埠市革命发展的历史,通过大量图片、绘画、史料以及实物,形象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光辉历程。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化作先烈们穿过的补丁衣衫、用过的锈迹钢笔,化作字里行间的滚烫理想、眉宇间的坚毅神情。每一步驻足,都是与过往的对话;每一次凝视,都是对精神的叩问—— 正是这些看得见的痕迹,拼凑起了蚌埠大地上最动人的红色记忆。

以青春之名 续红色之约

团队成员表示,这次红色之行让蚌埠的红色历史从抽象的叙事变成了具象的体验:“原来那些课本里的‘峥嵘岁月’,就藏在这些老物件的纹路里,藏在先烈们走过的土地上。未来的大学生活里,我们不仅要做红色故事的倾听者,更要做红色精神的践行者,让这份记忆在青春里延续。”

此次红色实践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传承的火种才刚刚点燃。后续,共青团蚌埠学院委员会青年媒体中心还将围绕此次活动持续制作系列视频,让红色精神真正扎根在每个人心中。撰稿:王曼琦王孟雪编辑:张晶;审核: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