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 结合学校党委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团中央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工作的总体部署,做好校内宣传动员,形成社会关注、领导重视、学生喜闻乐见的良好氛围。建立以“校级集中培养为核心,学院联动运行为辅助,支部理论学习为基石”的三级联动培养体系,丰富培育方式,扩大服务群体,深化育人功能,长效化推进我校“青马工程”工作。
二、培养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引领大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三、培养对象
“青马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志愿者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青马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 各学院要成立本学院“青马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学院“青马工程”培训工作。
五、培养格局
我校“青马工程”分校、院、支部三级实施。
(一)青马学院
青马学院是“青马工程”的提升阵地,由学校团委牵头,结合团校工作,对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培养对象需经过学院团总支从“青马学堂”结业学员中差额选拔推荐。
(二)青马学堂
青马学堂是“青马工程”的基础性阵地,由学院团总支结合本学院实际,对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大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培养对象需有“青马小组”的推荐意见。每年培养的学生骨干不少于本学院学生总数的10%。
(三)青马小组
青马小组是“青马工程”的理论学习前沿阵地,由团支部委员会结合“三会两制一课”,带领本班大学生骨干,在思政课的基础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学习,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读1篇(部)以上原著,写1篇以上读书笔记,参加1次以上志愿服务。让同学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现实意义和无限生命力,激发同学们学习成长的热情,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先进性。
六、培训原则
(一)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周围学生树立榜样、确定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全体学生。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三)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院、支部三级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学习,加强自我教育。
(四)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要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群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
(五)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格外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大学生骨干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培养工作。
七、培养方式
(一)理论学习——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培养对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红色教育——组织培养对象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观看爱国影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影像材料、重温入党(入团)宣誓等,增强学生骨干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三)实践锻炼——组织培养对象到农村、政府机关、社区、企业等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引导学生骨干了解基层、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对象在学校、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服务、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骨干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五)交流研讨——组织培养对象外出访问、参观,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并就学习、实践、出访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交流,以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多方交流,共同提高。
(六)课题研究——组织培养对象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以提高观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素质拓展——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种专业化的能力训练、素质拓展,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帮助培养对象提高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八)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学生骨干观看教育题材和反腐倡廉题材专题片,邀请学校纪委领导作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帮助学生骨干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廉洁高尚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八、教学管理
(一)加强师资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建立一支包括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材导向。在充分借鉴中央编印的相关理论读本、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骨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需要,推荐或整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社会思潮等方面的读本和学习资料,在不断丰富的办学实践中,建设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品课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科学使用的教材体系。
(三)加强教务管理。学习班须明确班主任与学习班管理制度,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在结业时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不及时参加培训、表现不积极、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学员进行中期淘汰或不予结业。
九、保障机制
(一)经费保障。各学院要将“青马工程”作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点,划拨专项经费,为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二)阵地保障。各学院要充分动员和发掘各方面资源,在党政机关、事业企业、社区农村、学校部门中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锻炼基地,为学生骨干提供社会实践锻炼机会,在实践中丰富学生骨干的社会阅历,提升综合能力。
(三)网络保障。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为各级“青马”培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能力素质、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切实为学员服务。
(四)激励保障。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优秀学员的选拔、培养、表彰和宣传,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辐射带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员,要在选拔学生干部、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倾斜。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院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使“青马工程”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二)抓住时机、尽快启动。各院要以我校实施“青马工程”为契机,尽快举办学院“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骨干班 ”,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培养机制,形成校、院、班级三级联动的培训格局。
(三)及时总结、做好宣传。各院团总支要及时总结“青马工程”在机构组建、活动开展、条件保障、表彰奖励等方面经验和做法,加强各院间的工作交流。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培养的影响和受益面。
(四)各学院于 9月 25 日前将培训班课程安排表(附件)发指定邮箱。
联系人:刘卓群 电话: 3177277
邮箱:liuzhuoqun@126.com
附件:培训班课程安排表.docx
共青团蚌埠学院委员会
202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