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结果,我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李乐同学、文学与教育学院卢勇龙同学荣获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李乐同学系我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困,在校期间及寒暑假兼职打工。在大二下学期,在校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创立了“蚌埠青途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公司运营期间撰写了上百篇专利,培训多名专利工程师。2018年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专利号:ZL 2018 2 0224840.X;同年,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920237661.4。同时,将公司运营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2018年11月,在《南方农机》上发表论文《新型农用机械的专利保护与推广意见》;2019年4月,在《科技风》上发表论文《实用新型专利文案的撰写方法》;2019年4月,在《中国电气工程学报》上发表论文《新形势下五种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方法》;2019年4月,在《中国电气工程学报》上发表论文《如何对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命名》;2019年5月,在《中国科技投资》上发表论文《专利质量的辨别方法》。
卢勇龙系我校文学与教育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班学生。大学期间,在班级担任班长,在学院学生会担任实践部部长。在校期间,其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荣获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部长等荣誉称号;在文艺创作方面,其能很好地学以致用,充分地去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曾多次在校报发表作品,并在中国作家网发表作品2篇,在中国诗歌网发表作品12篇。同时该生还在取得了诸多荣誉:2016年获得“安徽省大学生首届文学艺术联赛”三等奖(组织单位:安徽作家协会、安徽省文学艺术联合会);2017年获得“全国名作杯”三等奖(组织单位:《名作欣赏》杂志社、“名作杯”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冰心青少年大赛预赛”一等奖(组织单位:全国冰心青少年大赛组委会);2018年获得“第五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二等奖(组织单位:中国散文网、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8年获得“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组织单位:中国散文网、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8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中国散文学会);2018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中国散文学会);2018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组委会、中国散文学会);2018年获“第二届青年作家杯”三等奖(组织单位:中国青年作家学会、清风杂志社、青年作家网);2018年获《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优秀奖(组织单位:国际诗词协会、国际诗歌网);2018年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活动预赛”一等奖(组织单位:全国冰心青少年大赛组委会);2018年获“2018年度全国诗书画先进人物”(组织单位: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中国诗书画家网);2018年度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文艺创作类);2018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此次评选校团委通过活动宣传、申报、推荐、评审、公示等环节,层层选拔,择优推举,评选出李乐、卢勇龙两位同学并推荐至团省委。
据悉,此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开展,活动以“奔梦路上自强不息”为主题,从爱国奉献、道德弘扬、科技创新、自立创业、志愿公益、身残志坚等不同角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旨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评选全国共1950名大学生获此称号。校团委将继续积极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撰稿 吴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