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环卫的“加减乘除”法——我校开展“青年行 强国有我”城市环卫考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19-08-05 浏览次数: 15

为响应国家建设“绿水青山”城市,打造低碳环保文明城市的号召,746日,“青年行·强国有我”城市环卫考察团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蚌埠城市环卫的探索活动,分别来到了蚌埠市的张公山公园、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蚌埠子公司、百货大楼,进行知识宣传和实地考察。

74日下午,考察团一行十人,来到依山傍水的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开展公益环保知识宣传活动,以图画和文字的方式向市民科普环保知识,同时根据宣传册和海报内容来设置有奖问答,调动市民们知识阅读兴趣,吸引更多群众了解垃圾分类。

考察团的成员也是火力全开,他们为市民介绍环保知识,他们引导市民们观看知识海报,他们耐心地为小朋友们解答疑惑,他们只希望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植入每一位市民的心中。

75日上午,考察团跟随着桑德公司宣传部负责人宋玉宋老师,观看了蚌埠市现今的环卫情况。大家了解到,“互联网+环卫”模式在蚌埠市的覆盖度已达到90%,利用桑德云平台和大数据的精密计算和信息跟踪,有效了解洒水车、扫地车、巡逻车等车辆的运作情况,以便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采取救助措施。桑德公司针对不同的道路状况,制定了不同的清洁方案。将道路分成三层等级,大、中、小。如机动车行驶车道为大等级,路面宽阔,需要干式清扫车与洒水车相互配合进行清扫。

76日下午,考察团来到了蚌埠市淮上区的百货大楼地带,随机寻找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作者,和他们进行交流。这些“城市的环卫天使”每天凌晨四点半到达自己的岗位,于傍晚六点结束工作,中午休息3个小时。据了解,近80%的环卫工人为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公司为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防止过度劳累和高温中暑,特别为每位环卫工作者配备智能手表,智能手表连接着公司的云平台,定时定点反映环卫工作者的行走步数、心跳频率。

最是炎热当属下午二点半。成员们化身为“洁净小助手”,和环卫工作者一起清扫路边的垃圾、擦洗栏杆、运倒垃圾箱……成员们才工作几十分钟就已汗流浃背,手指沾满灰尘了。他们和环卫工人一起,用一把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文明,用一个簸箕端出了城市的整洁。

三天的实践活动,使考察团认识到,一座城市的文明,需要市民先进的环保理念“加”以铸造,需要最新的科学技术“减”去落后,需要不辞辛苦的环卫工作者清“除”污点,需要广大青年学生在未来环卫事业的发展难点上“乘”风破浪。理论与实践结合,考察团的成员将利用这来之不易的实践成果,号召更多的有志青年以身作则,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为创建绿色城乡和低碳中国共奋斗。(撰稿 吴琦琦、尹诚晨、杨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