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竞赛历程回顾和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 2020-10-14 浏览次数: 415

[摘要] “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已成为共青团为党育人、高校立德树人、大学生科创报国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挑战杯”竞赛三十年历程的回顾,总结了“挑战杯”竞赛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提出了一种竞赛持续发展的作用传递模型来解释“挑战杯”竞赛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结合当前存在的痛点和问题剖析了新时代“挑战杯”竞赛面临的五大挑战,最后针对五大挑战从群众性、客观性、创新性、思想性、规律性等五方面提出了推动“挑战杯”竞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挑战杯;历程回顾;发展思考;科创育人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本文所指“挑战杯”竞赛仅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不包含“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1]三十年的办赛历程推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逐渐探索出了一种以科技竞赛牵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挑战杯”模式。[2]越来越多从“挑战杯”竞赛中走出的青年学子,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创新力量。[3]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将存在于实验室中的各种模型技术,转化成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科技作品,再进一步演化成驱动经济发展、实现科技强国的创新成果,是“挑战杯”竞赛从作品孵化到成果转化的运行逻辑。如今,“挑战杯”竞赛已成为我国科技含量最高、覆盖面最大的创新创业“青训营”,每年有上千创新型企业从这里起步,走向市场,不断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4]回顾三十年的竞赛发展历程,厘清新时代竞赛面临的挑战,探索竞赛未来发展的思路,对实现“挑战杯”竞赛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服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和创新人才培养、服务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4],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挑战杯”竞赛的历史回顾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受“学习无用论”思潮影响,[5]高校校园经商风、厌学风、出国风弥漫充斥,对大学生学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倡导敬重学业、勇于创造的学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遏制厌学、弃学等不良风气,是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以及社会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这个时期,科技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发明显,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亟须科学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就是邓小平同志在1988 年提出的。[6]

在这个背景下,1988年夏天,在时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陈希同志策划组织下,全国19所重点大学的代表齐聚清华大学工字厅,[7]商讨如何引导大学生重视学业、重视创新,如何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培养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会上,陈希同志发出的将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作品展览暨科技交流会向全国推广的倡议,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

可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是共青团创办“挑战杯”竞赛的初心,也是“挑战杯”竞赛的使命。

(一)竞赛发起阶段:规模快速增长、赛制逐步完善

1届至第4届“挑战杯”竞赛是“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阶段。在该阶段,竞赛覆盖的学校和学生规模快速扩大,竞赛的名称正式确定并沿用至今,参赛作品范围由理工科科技作品与成果拓展到理工科和哲学社会科学作品与成果,竞赛的基本赛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参赛学校和作品数量快速增长。第1 届“挑战杯”竞赛参赛高校52 所,参赛作品430件;第2届“挑战杯”竞赛参赛高校168所,参赛作品553件;第3届“挑战杯”竞赛参赛高校240所,参赛作品760件;第4届“挑战杯”竞赛参赛高校254所,参赛作品863件。

二是参赛作品范围不断扩展。第1届“挑战杯”主要范围是理工科的科技作品与成果;第2届“挑战杯”作品中开始出现法律、教育、管理等社会科学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第3届“挑战杯”更加重视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的参赛组织工作;第4届“挑战杯”改变了过去理工科参赛作品为主的状况,在竞赛章程中加入了哲学社会科学科目。

三是竞赛赛制逐步完善。第1 届“挑战杯”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和交流为形式;第2届“挑战杯”正式将赛事定名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确定了竞赛为“挑战杯”的基本赛制;第3届“挑战杯”在竞赛章程中规定,获得“优胜杯”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经济、金融、管理、政法、教育类等文科院校须占1/3;第4届“挑战杯”的成果展览上,国际业余科技发明协会(法国)应邀参加展览,这是第一个应邀参展的外国团体,也是“挑战杯”竞赛活动迈向世界的第一步。

(二)竞赛成长阶段:面向社会办赛、服务国家战略

5届至第7届是“挑战杯”竞赛的成长阶段,主要标志是实现了社会力量,尤其是地方政府参与办赛的突破,实现了香港、澳门高校大学生参与大赛的突破。

5届“挑战杯”竞赛按照“挑战杯为社会办,社会共办挑战杯”的办赛思路,首次实行面向社会办赛;竞赛正值香港回归祖国之际,香港特别行政区组织了5所高校组团参与。

6 届“挑战杯”竞赛在重庆举办,这是“挑战杯”竞赛开办以来首次在西部地区举行,重庆大学作为承办高校联合重庆电视台制作了12集系列专题片《挑战》。本届挑战杯,重庆市政府成为主办方之一,这也是省级政府首次参与赛事主办;竞赛恰逢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澳门地区也选送了大学生作品参加展示。

7届“挑战杯”竞赛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这是“挑战杯”竞赛活动开办以来首次在祖国大西北举行,竞赛以“关注西部、关注未来、关注‘挑战杯’”为主题,对于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外事学院成为第一所参加“挑战杯”竞赛的民办高校。

(三)竞赛成熟阶段:融入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

8届至第13届是“挑战杯”竞赛的成熟阶段。在该阶段,教育部成为竞赛的主办单位之一,标志着竞赛正式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学生科技成果拍卖会、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大学生科技作品博览会等成为竞赛的重要组成单元,打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累进创新奖”等奖项的设置进一步丰富了竞赛的奖励体系;我国台湾地区高校的首次正式组团参赛标志着竞赛有效覆盖了全国高校。

8届“挑战杯”开始,教育部正式成为“挑战杯”竞赛的主办单位之一;本届竞赛首次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有18件竞赛作品成功转让,总成交额达到1300万元,其中单件作品最高成交额达800万元;竞赛组委会首次组团赴香港、澳门地区推介宣传“挑战杯”竞赛,引起了两地教育界、高校及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9届“挑战杯”竞赛正逢两岸关系破冰之际,台湾地区高校首次正式组团参加本届竞赛;本届竞赛还与飞利浦公司开展合作,设立飞利浦科技多米诺大赛,成为国内大学生校际间的首次多米诺正规赛事,本届竞赛最后的评审首次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

10届“挑战杯”竞赛举办了系列活动,包括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论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报告会、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港澳台高校学生座谈会等活动;天津市科委专门为竞赛设立了“挑战杯”科研项目转化基金,对脱颖而出的科研项目进行专项资助,提供资金、政策、场地等支持。

11届“挑战杯”竞赛举办了“大学生科技作品博览会”和“世界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促成了全国各园区企业和高校科技作品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竞赛组委会联合科学松鼠会在“挑战杯”竞赛期间主办了“科技嘉年华”活动。

12届“挑战杯”竞赛开发建设了“挑战杯”竞赛协作共享系统,满足了社会和企业对“挑战杯”竞赛人才与成果等资源的使用、检索、遴选、对接和孵化功能;和中国移动合作,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打造了基于手机互联网的竞赛作品发布、转让、孵化平台。

13届“挑战杯”竞赛增设了“累进创新奖”和“交叉创新奖”两个奖项。“累进创新奖”主要针对往届“挑战杯”竞赛参赛作品、参评作品或较当年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或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或得到学校支持基金跟踪培养,或被党政采纳予以实践的作品;“交叉创新奖”主要针对入围本届“挑战杯”竞赛的作品,参评作品须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能够突出体现作者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四)竞赛改革创新阶段:培育科创人才,助力民族复兴

14 届至第16 届是“挑战杯”竞赛的改革创新阶段。在该阶段,竞赛牢牢把握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坚持“增强群众性、提升客观性、加强交流性”的改革思路,不断完善竞赛组织体系、竞赛评审机制、成果交流机制,着力推动竞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运行,有效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4届“挑战杯”竞赛响应国家双创战略,搭建了“青年大学生创业板”股权众筹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打造了服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举行了中国(广州)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易会,推动“挑战杯”竞赛由“竞赛展示”走向“成果交易”。

15届“挑战杯”竞赛首次引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组委会在项目作品选题上加强引导,鼓励参赛选手参与战略前沿领域研究,并通过开辟“天使基金”创业绿色通道、举办创新创业高端论坛、创新型人才专场招聘会和创新成果交易会等途径,为优秀创新项目就地孵化搭建平台;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专项系列活动、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新挑战训练营、“挑战杯”港区选拔赛等活动,以提升赛事的国际化水平。

16届“挑战杯”竞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不忘初心使命,实现守正创新,展现更大价值。竞赛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增强“挑战筑梦”的锐气和“科创报国”的志气,是面向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形载体。本届竞赛通过优化评审规则、考察校赛组织情况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参与赛事;成立了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和评审监督委员会,促进竞赛更加公平公正;积极鼓励参赛学生观摩学习,促使赛事成为青年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大课堂。

二、“挑战杯”竞赛的发展逻辑

30 年来,“挑战杯”由最初的19 所高校发起,全国52 所高校的300 多名大学生参赛,到目前1000 多所高校200 多万大学生参赛,参赛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挑战杯”竞赛从最初的学生课外作品展示也逐渐发展成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载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功能不断强化。笔者认为,“挑战杯”竞赛影响力提升和育人功能深化的背后,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正是遵循这些规律,竞赛发展历程呈现出严密而又朴实的发展逻辑。

(一)面向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孵化:社会—竞赛—学生和作品—社会

“挑战杯”竞赛的发展始终把握时代脉络,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市场需求,善于将社会关注转化为比赛形式和内容;竞赛一方面充分发挥竞争的活动特点,引导参赛学生敢为人先、勇于挑战,另一方面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的团队参赛,以培养参赛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竞赛中涌现的一大批获奖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逐渐成为各行业的优秀创新人才,同时竞赛为获奖作品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和市场转化渠道,也使一大批优秀作品成为未来重要科技成果和科创企业的雏形,实现了挑战杯的社会价值,构成了一个从“社会”到“竞赛”到“学生和作品”再回归“社会”的完整作用闭环。

(二)融入教育体系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竞赛—高校和教师—教育

“挑战杯”竞赛的发展始终保持与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同频共振”,融入教育体系、服务科技创新,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要求,将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用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方式呈现;高校间在竞赛中开展的成绩评比,营造了校际良性竞争的竞赛氛围。赛后组织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校分享优秀经验的做法,为各高校在创新教育方面搭建了相互借鉴、共同成长的平台;竞赛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推动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构建了相辅相成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一个从“教育”到“竞赛”到“高校和教师”再回归到“教育”的完整作用闭环。

(三)坚持守正创新的不断改革创新和维护公平公正:竞赛自我优化完善

“挑战杯”竞赛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不断优化赛制设计、不断完善评审程序的过程。走在改革创新最前沿、坚守公平公正底线,让竞赛始终成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主阵地。当前“挑战杯”竞赛已形成了“既统筹协调又互相制约”的竞赛组织体系,保障了竞赛的规范顺畅运行;“管、办、评分离”的竞赛评审机制,确保了竞赛评审的公平公正;“校级、省级、全国三级”的竞赛赛制,扩大了竞赛的覆盖面和群众性。三十年的“守正创新”让“挑战杯”竞赛实现了自我优化完善。

根据以上梳理分析,本文提出了呈现和解释“挑战杯”生生不息发展逻辑的竞赛持续发展模型(模型的结构、作用关系和传递路径详见图1)。 

1 竞赛持续发展模型

三、“挑战杯”竞赛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世界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本质而言也是科学技术和创新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教育也由原来“课外的选修课”转变为“课内的必修课”。“挑战杯”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群体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较为片面

受高校科创教育体系较为薄弱、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创活动、提升创新能力存在认识偏差。如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与自己无关,是“学霸”的专属;部分人文社科类学生认为理工科专业才涉及科技创新;还有学生对创新能力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分数的提升层面。与此同时,高校第二课堂科创活动供给数量偏少、质量不高,以致大学生难在实践体验中树立对科技创新的正确认知。“到梦空间”系统(该系统是在团中央指导下,由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研发的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网络管理系统)大数据显示:2018年,创新创业类活动在部分本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占比仅为2.3%,在高职院校中的占比仅为1.6%。这说明,当前高校开展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无法覆盖全体,也难以满足广大学生提升科创能力的需求。

(二)竞赛评审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亟须提升

“挑战杯”竞赛涉及机械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每个方向的评价体系都各不相同;同时,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较难采用可量化的标准进行评价,因此评委不可避免会有主观偏好,容易出现不同参赛作品在国赛和省赛中成绩排序不一致的情况。

实践表明,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具有明显的创新特征,如创新创意多为奇思妙想,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可塑性较强,但作品系统性和集成度不够,产品化特征不明显。这与大学生本身的群体特征息息相关,故用常规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去评审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是不合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体验、团队协作和能力提升等过程性因素往往比作品本身展现的结果性因素更为重要,但这些在竞赛评审指标体系中却没有体现。

(三)竞赛导向存在“重比赛、轻育人”的偏离倾向

高校层面,近年来,伴随着“挑战杯”竞赛获奖情况被纳入大学排名或评估指标,为竞赛而竞赛,片面追求获奖作品数量和获奖等级等功利化思想在各高校中逐渐产生,统计各高校关于“挑战杯”竞赛或大学生双创类竞赛的政策文件,绝大部分对参赛学生和教师的激励政策是以结果为导向,只有部分高校关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育平台建设、项目过程化管理和优秀作品的后续跟踪。

指导教师层面,由于学校关于荣誉表彰、奖金激励、工作量认可、职称评审等激励条件都与学生竞赛成绩挂钩,指导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开始大包大揽帮学生干,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更有甚者出现弄虚作假,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材料替换给学生作参赛作品,严重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学生层面,高校针对学生的学分奖励、保研优先甚至直接推免、荣誉表彰、奖金激励等也是由竞赛成绩决定的,这导致了部分参赛学生不在提升作品创新性上下功夫,而是投机取巧钻营竞赛技巧;部分学生抱着“蹭成绩”的心态加入到比赛团队中,成为一个为了比赛的“木偶人”;有的学生团队为了比赛成绩甚至开始弄虚作假、过度包装。

片面追求成绩的功利化思想导致“挑战杯”竞赛在部分高校呈现出门槛过高的现象,难以实现群众性和大众化参与,违背了“挑战杯”竞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初心使命。

(四)其他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发展和竞争

近年来科技创新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创业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科技成果培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竞赛作为一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百花齐放,这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也对“挑战杯”竞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竞争。如近年来教育部举办的“互联网+”大赛无论是从参赛规模上还是学校重视程度上每年都在高速发展,大有取代“挑战杯”竞赛成为高校竞赛育人首要方式的趋向。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借助“挑战杯”竞赛这一抓手,引导学生科创报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职能定位不清晰。有的高校团委彻底失去了本校“挑战杯”竞赛组织职能,成为学校教务科研部门的执行单位;有的高校团委与学校教务科研部门抢夺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主导权,一直冲突不断;还有高校团委借机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职能一扔了之,完全不再参与相关组织工作。这些问题都是由于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定位不清晰导致的,也不利于本校“挑战杯”竞赛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挑战杯”竞赛的理论研究跟不上赛事改革创新的步伐

“挑战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表论文不足600篇。从出版的专著或教材情况来看,能检索到的只有两部,一部是2005年由时事出版社出版的《重走挑战杯之路》,一部是2010 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问鼎挑战杯》。梳理已有关于挑战杯的理论研究成果,还不足以支持竞赛的持续改革和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研究方法以宏观面上分析为主,缺乏内在规律和机制研究;2.现有研究内容以总结提炼竞赛作用为主,不以当前制约竞赛进一步发展的难点和痛点等问题为研究导向;3.现有研究素材和数据多来源自单一高校,缺乏从历史、国内外、育人和成果等不同维度开展的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

四、推动“挑战杯”竞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挑战杯”竞赛的开展,归根结底在于发现可造人才,开拓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如何面对“挑战杯”竞赛遭遇的新挑战、破解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推动“挑战杯”竞赛“坚守群众参与的本色”“深化科创启蒙的定位”“形成团队参赛的导向”,更好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局,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功能,这是我们在新时期应该着力研究的课题。

(一)巩固三级赛制、加强常态引领,增强竞赛群众性

“挑战杯”竞赛经过长期实践已形成了校级、省级、全国三级赛制,各级赛事衔接顺畅、层层递进。校级赛事是选拔优秀创新作品和人才的第一关,也是直接面向广大学生开展科创活动的第一线。因此“挑战杯”竞赛组委会要引导各高校团组织做好“挑战杯”校级赛事的组织实施,在竞赛组织奖的评优和激励机制中加大对校级赛事组织实施情况的考量。

各高校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好“挑战杯”竞赛这一抓手,发挥其品牌和组织优势,吸引和动员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要注重常态化的引领,重视日常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形成参加科创活动的良好习惯;按照各学科特点设计适合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提供充足供给。

(二)扎紧制度笼子、完善评审体系,提升竞赛客观性

“挑战杯”竞赛的各级赛事组委会和评委会要进一步加大对竞赛作品的资格审查,杜绝“穿着大学生马甲”的教师科研成果出现在比赛中;要进一步加大对评委的监督和约束,通过保密、回避、互盲等评审机制保障竞赛的公平公正;要完善作品公示工作,畅通信息传递渠道,让所有竞赛作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检验。

“挑战杯”竞赛的各级赛事组委会要进一步完善竞赛作品的评审体系,制定符合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实际的评价标准;要注重对创新人才的评价,在考察创新作品本身同时,也要评估学生团队的合理性和协同性;要提倡参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评价导向,不纯粹以结果论英雄,鼓励创新失败但能提出宝贵创新经验的作品。

(三)坚持育人导向、促进成果转化,加强竞赛创新性

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明确“挑战杯”竞赛的育人导向,及时纠正“唯结果论、唯比赛论”的偏离倾向;高校要加大面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激励力度,引导教师和大学生注重创新过程体验;高校团组织要引导参赛学生通过团队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激活竞赛的育人效果。

“挑战杯”竞赛的各级赛事组委会要将竞赛打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互动交流平台: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建立竞赛作品与企业社会的有效链接,努力打造成果转化的对接平台;主动联系校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孵化器、媒体等社会资源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组织,努力打造资源整合的协作平台。

(四)明确职责定位、牢记初心使命,突出竞赛思想性

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明确在科创竞赛育人体系中的职责和定位:要用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一有效抓手,通过与高校“第一课堂”形成的有效衔接和互动,在大学第二课堂中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时刻牢记学校共青团为党育人的政治职责和初心使命,服务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大局,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创报国的崇高理想;发挥共青团体系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积极衔接校内各相关部门共同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育人体系。

(五)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总结经验,探索竞赛规律性

共青团的智库和研究机构要加强对“挑战杯”竞赛的理论研究:首先要重视规律的探索,探索“挑战杯”竞赛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成果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机制,通过研究探索内在规律,为未来“挑战杯”竞赛科创育人提供有力支持;其次要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当前制约“挑战杯”竞赛继续发展的因素和问题,特别是影响竞赛群众性、客观性和交流性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和风险点,通过研究找到破解问题的新方法,为未来“挑战杯”竞赛科学办赛提供支持;最后,要从历史、国内外、育人和成果等不同维度,利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梳理和全面研究。

总之,新时代“挑战杯”竞赛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学术研究,坚持不忘初心,推动守正创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打造其成为共青团为党育人的重要阵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科技报国创新强国的引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挑战杯”官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EB/OL].

http://www.tiaozhanbei.net/focus.

[2]武一婷.赛训体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广东的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1).

[3]张睿,姚冠华,张雨.高校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全国“挑战杯”获奖者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

[4]中青在线.“挑战杯”三十年足迹[EB/OL].[2019-11-08].

http://news.cyol.com/co/2019-11/08/content_18229285.htm.

[5]杨卫安.“读书无用论”何以会产生?——晚清以来出现的四次“读书无用论”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

[6]钮文新.1988年9月5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N].中国经济周刊,2018(47).

[7]孙宁华.“挑战号”追梦之旅[EB/OL]

http://www.cuepa.cn/cate_16/detail_64473.html.

 

[作者简介] 

秦涛,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范煜,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